第五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將于11月23日至25日在深圳舉辦。本屆論壇延續“開放·信任·合作”主題,共設1個主論壇和11個平行分論壇,邀請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約200名世界知名科學家、教育家、經濟學家、企業家、世界重要科技組織負責人等嘉賓出席活動。深圳醫學科學院創始院長、深圳灣實驗室主任顏寧將出席本次論壇,并在平行論壇之一——“女科學家論壇”擔任對話嘉賓,與世界科技女性共話機遇與合作。
1996年,顏寧從山東省章丘縣出發,在紫白色的清華園開啟她的學術萌芽。后來,她又輾轉橙黑色的普林斯頓,在那里成長磨礪“打怪通關”。未滿30歲,顏寧從普林斯頓博后畢業,回到清華任教,成為“清華最年輕教授”。此后,顏寧在結構生物學領域取得了諸多令人矚目的研究成果,除了以通訊作者身份在國際最有影響力的頂級學術期刊《自然》《科學》《細胞》上發表了多篇高引用論文,她還率領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團隊用6個月的時間,攻克了膜蛋白研究領域50年難解,最受矚目、國際競爭也最激烈的科學難題。
顏寧不是一個被外界條框束縛的人,大部分時候她都不走尋常路。不管是2007年從普林斯頓回清華,還是2017年離開待了10年的清華大學,成為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首位雪莉·蒂爾曼終身講席教授,抑或2022年11月,在“2022深圳全球創新人才論壇”上,踩著一雙小白鞋,輕盈地走上“2022深圳全球創新人才論壇”的講臺宣布,即將從普林斯頓大學辭職,回國協助創建深圳醫學科學院。她的決定似乎總是隨心而發,絲毫不拖泥帶水。
2022深圳全球創新人才論壇顏寧演講
當談及為何兜兜轉轉回國來到深圳,顏寧用“一拍即合”來形容這次選擇,“因為深圳年輕、充滿活力,在這里一切皆有可能!”不過在此之前,她也曾有過顧慮,害怕深圳是“卷都”,工作的疲倦會擠占夢想和靈感的空間,阻礙創新。但是,在周末去馬巒山爬山,去茅洲河劃船,去金龜自然書房伴著醇香的咖啡、品著精致的甜點看書,打消了她的顧慮。
醫療與學術息息相關,深圳目前僅有四家醫學院,分別是深圳大學醫學部、中山大學醫學院、南方科技大學醫學院、香港中文大學(深圳)醫學院。顏寧參與創建的深圳醫學科學院將是深圳第五家醫學院,同時也是深圳第一家不歸屬于任何大學,集科研、轉化、經費資助、學生培養等若干功能于一體的醫學研究院所。
在“2022深圳全球創新人才論壇”的十分鐘演講中,顏寧談到了回國創建深圳醫學科學院的初衷,這所科學院的英文名叫SMART,她說,“希望在SMART不僅僅能產生若干原創的研究突破,還能創立一個科學機制,在術業有專攻、保障科研人員專注學術的同時可以有效幫助大家完成成果轉化”。一年過去了,11月8日,“2023深圳全球創新人才論壇”舉行,顏寧以主持人的身份再次登上論壇,一開場,她便宣布,深圳醫學科學院已“去籌”。從揭牌到“去籌”不到一年,深圳醫學科學院的組建再次驗證了“深圳速度”。
2023深圳全球創新人才論壇顏寧演講
11月23日,顏寧將出席第五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平行論壇之一——“女性科學家論壇”,與愛思唯爾全球期刊總裁Laura Haasink、內蒙古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胡薇 、南方科技大學講席教授鄭焰、澳門大學電機及電腦工程系教授馬少丹等女性科技人才,圍繞世界科技女性人才的機遇和參與、女科學家的社會責任、參與國際合作交流的經驗做法與思考等議題展開交流討論。
作為本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的承辦方之一,深圳市科協負責人透露,女科學家論壇以“粵港澳大灣區——科技創新、科技女性、包容未來”為主題,將邀請近80名女性科技工作者參加,包括著名女科學家和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獲得者,中國科協青年人才托舉工程女科技工作者,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、中國科協、中國女科技工作者協會有關領導和常務理事,高校、科研院所女性科技領軍人才代表等。
更多重量級與會嘉賓,更多精彩論壇內容,等你來探索!論壇官網→→ https://www.wstdf.com.cn/
來源:第五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官網